首页 落户政策 正文

最新深圳入户积分怎么算的?我扒光政策,掏心窝子讲给你听!

最新深圳入户积分怎么算的?我扒光政策,掏心窝子讲给你听!

人在深圳,刚下地铁(早高峰的酸爽谁懂?),摸爬滚打几年,终于攒够积分,把这张沉甸甸的深圳户口本揣进了兜里。回想当初研究积分政策,简直比高考数学还费脑细胞!今天就把我踩过的坑、薅秃头发才搞明白的“最新深圳积分入户算法”掰开揉碎讲给你听,看完还迷糊算我输!

别懵!深圳积分入户核心就这“四大金刚”

别被网上那些零散信息唬住,深圳积分入户的核心计分项,说穿了就四块硬骨头:学历、年龄、社保、职称/技能证书。把这四块搞定了,深圳户口基本向你招手了。

1. 学历:硬通货中的硬通货!

全日制博士:135分!基本就是“王炸”,稳过线。

全日制硕士:125分,闭着眼睛也能进。

全日制本科: 90分!这是大多数奋斗者的主战场,也是深圳最欢迎的中坚力量。

非全日制本科:75分。别小看,配合社保和其他加分,机会很大。

全日制大专:70分。起点略低,但别慌,后面加分项跟上。

非全日制大专:60分。需要你在其他方面多努努力了。

中专/高中/中技:0分。这一档的兄弟,必须靠职称证书和社保年限来逆天改命了!别灰心,我见过不少中专学历靠拼命考职称+熬社保年限上岸的狠人。

2. 年龄:年轻就是资本,真不是鸡汤!

18-35周岁:加满30分!深圳对年轻人的偏爱,赤裸裸写在分数上。

36-40周岁:加20分。

41-45周岁:加10分。

46周岁以上:不加分。年龄越大,分数越少,政策就是这么现实。所以,落户要趁早,青春真值钱!

3. 社保: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积分!

养老保险:每缴满1个月(正常缴费)加0.25分。一年就是3分。

其他四险(医疗、失业、工伤、生育):每缴满1个月各加0.05分。一年每项0.6分,五项加起来一年就是3分。

关键点: 社保千万不能断缴! 补缴的不算分!深户审核时,会严查你的社保记录,断一个月都可能让你前功尽弃。我同事就吃过这个亏,社保断了俩月,硬生生多等了一年!

4. 职称/技能证书:弯道超车的利器!

高级职称/高级技师:加135分!和博士一个级别,属于核武器级别。

中级职称/技师:加90分!约等于一个全日制本科的分数,性价比极高!

初级职称/高级工:加15分。蚊子腿也是肉,别看不起眼,有时候就差这几分!

中级工:加10分。

初级工:加5分。

划重点: 证书必须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内,且能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全国联网查询系统”查到!野鸡证书没用!花钱买证更是大坑!现在深圳审核严得很,假证直接拉黑名单。

5. 其他加分项:锦上添花也别放过!

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加30分,其他发明人加15分(需有效状态)。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第一发明人加15分(需有效状态)。

深圳纳税:个体户或企业主近3年累计纳税每满1万元加0.5分(上限50分);个人近3年累计工资薪金所得纳税每满1万元加0.5分(上限50分)。老板和高收入群体的福音。

深圳表彰:获得国家部委、广东省委省政府、深圳市委市政府表彰或嘉奖或授予荣誉称号,每次加30分(需在近5年内)。

社会服务(献血、义工):近5年内,在深圳参加献血每次2分,最高不超过6分;参加志愿者(义工)服务每满50小时加2分,最高不超过10分。积少成多,还能做好事,何乐不为?

退役军人:服役期间立三等功以上加30分;服役期间立一等功以上加50分。

算分实战:别光看,动手算!

假设小王:

28岁(年龄分30分)

全日制本科(学历分90分)

在深圳交了4年社保(养老保险48个月:48*0.25=12分;其他四险各48个月:48*0.05*4=9.6分,社保总分约22分)

考了个初级职称(加分15分)

献过2次血(加分4分)

小王总积分:30(年龄) + 90(学历) + 22(社保) + 15(职称) + 4(献血) = 161分!

2024年深圳积分入户的分数线,根据往年经验,稳定在300分左右。小王这161分显然不够,怎么办?核心策略就是:提升学历(比如读个非全硕士加50分) + 熬社保年限(再交4年社保能加约24分) + 考中级职称(直接加90分!),三管齐下,凑够300分指日可待!

血泪教训:避开这些巨坑!

1. 社保千万不能断! 审核时严查连续缴纳记录,断缴等于自杀!

2. 材料务必真实齐全! 学历认证、职称证书验证、社保清单、纳税证明...少一样都可能被打回。建议提前3-6个月开始准备,别等窗口开了抓瞎。

3. 政策年年微调! 别只看我这一篇,务必关注“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发布的最新《深圳市积分入户办法》及操作细则!我当年就是盯着官网刷新,生怕错过一丝变动。

4. 积分是动态竞争! 不是达到某个固定分就一定过,是“择优录取”!分数越高越稳,尽量往高了凑!

写在最后:

深圳户口这张入场券,本质上是一场关于自身价值的量化竞赛。政策条文看似冰冷,却清晰地勾勒着这座城市的偏好——它偏爱那些年轻而锐利的面孔,青睐知识沉淀的厚度,尊重持续付出所积累的社保年轮,更嘉奖技能与专业领域的精进。

计算积分并非终点,而是自我审视的起点。当你在纸上写下年龄、学历、社保年限、证书名称,最终叠加出一个数字时,它也在无声询问:此刻的你,是否已是深圳渴望拥抱的那股力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