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人在深圳,刚下地铁,没开福田CBD的年会,只在城中村的握手楼里思考过人生。
后台总有朋友私信,语气里带着一丝焦虑和期盼:“大佬,我在深圳好几年了,到底要不要落户?”“学历不高,有机会吗?”“流程太复杂了,求带!”
每次看到这些问题,我都仿佛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初到深圳,被这座城市的活力和机会所吸引,但很快,一个无形的墙就横在了面前——户口。它关系到你能不能摇到车牌,孩子能不能上公立学校,甚至影响到你未来的养老和医疗保障。
今天,就掏心窝子地跟大家聊聊“入户深圳”这件事。不搞虚的,不说黑话,用一篇超长干货,给你一份 2026年最新、最全的“保姆级”入户指南。这篇文章,能帮你省下几千块的中介费,更能帮你理清思路,少走弯路。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1. 灵魂拷问:深圳户口,到底值不值?
2. 路径拆解:几大主流入户方式,哪条路适合你?
3. 实操手册:从准备材料到拿证,每一步都给你讲透。
第一部分:灵魂拷问——深圳户口,到底“香”在哪?
在开始“怎么做”之前,我们必须先搞明白“为什么做”。别盲目跟风,花时间精力去办一个自己都不知道好在哪的东西。深圳户口的“香”,是实打实体现在真金白银和民生便利上的。
1. 住房福利:看得见摸得着的钱
人才租房补贴:虽然政策时有调整,但只要你符合新引进人才的条件,落户后就有机会申请。本科1.5万、硕士2.5万、博士3万(仅供参考,具体以申报时最新政策为准)。这笔钱,够你付好几个月房租了。
保障性住房资格:这才是大招!深圳的房价,懂的都懂。但一旦有了户口,你就有了申请公租房和安居房的门票。虽然也要排队,但你至少有了“上车”的资格。市场价五六万的房子,安居房可能只要两三万,这个差距,就是一套普通家庭几十年的奋斗成果。
2. 教育资源:为了下一代的“起跑线”
这是无数家庭下定决心入户的核心原因。
公立学位:有户口,你的孩子才有资格进入片区的公立学校。没户口?要么去学费高昂的私立学校,要么就要面对“积分入学”的残酷竞争,分数线一年比一年高,大概率被统筹到偏远学校。想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学?户口是基石。
高考资格:这是最关键的一点。没有深圳户口,孩子即便在深圳从幼儿园读到高中,也得回原籍参加中考、高考。教材不同、命题不同、竞争环境不同,这对孩子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有了户口,一切迎刃而解。
3. 社保医疗:更高水平的保障
深圳的医保分一档、二档、三档。很多公司为了节省成本,会给非深户员工交二档或三档。但深户员工,法律规定必须交一档医保。
区别在哪? 一档医保的报销比例更高,个人账户有钱,可以去医院看门诊、在药店刷卡买药。二档三档则需要绑定社康,住院才能报销,门诊额度非常有限。平时看病买药,区别立现。
4. 其他隐性福利
购车摇号:虽然大家都吐槽“摇到等于中奖”,但深户的摇号中签率,客观上就是要比非深户高一些。
职业发展:某些公务员、事业单位岗位,明确要求深户。在一些公司内部,晋升、评优时,深户员工可能也会被优先考虑。
金融服务:银行贷款、信用卡审批,有稳定深户和社保记录的,通过率和额度都可能更高。
归属感:别小看这一点。当你拿到那本印着“深圳市”的户口本时,你才真正从一个“深漂”变成了“深圳人”。这种心理上的安定和认同,千金难换。
:如果你打算在深圳长期发展,特别是有结婚、生子的打算,那么,入户深圳,不仅香,而且是必需品。
第二部分:路径拆解——几大主流入户方式,哪条路适合你?
想清楚了“为什么”,我们再来解决“怎么办”。目前深圳的入户政策,主要分为四大途径。请大家对号入座,看看自己能走哪条路。
1. 人才引进入户(主流、快速、推荐)
这是国家给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绿色通道”,审批速度最快。
(1)学历入户:最简单粗暴的方式
要求:
全日制专科学历(当前政策已收紧,要求紧缺专业,且年龄在35周岁以内);
全日制本科学历,年龄在35周岁以内;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年龄在40周岁以内;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历,年龄在45周岁以内。
核心关键点:社保必须在缴状态! 申报时,你的深圳社保必须正常缴纳,并且申报单位必须和你的劳动合同签订单位一致。这是很多新人踩的坑。
(2)技能入户:技术工人的逆袭之路
要求:没有突出学历,但手上有“硬功夫”的朋友看这里。需要你有国家认证的专业技术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
简单来说:
高级技师(一级),年龄在45周岁以内;
技师(二级),年龄在40周岁以内;
高级工(三级),年龄在35周岁以内。
注意:证书必须在《深圳市技能人才引进紧缺职业目录》内,并且同样要求有匹配的深圳社保记录。
2. 积分入户(普适、但竞争激烈)
这是给既不满足学历要求,也不满足技能要求的“普通人”留的口子。顾名思义,通过打分排队,择优录取。
计分项:学历、社保年限、房产情况、年龄、献血/义工表彰等,都可以换算成积分。
最大不确定性:积分入户不是常年开放的。政府会根据当年的户籍人口规划,在特定时间开放申请窗口,并且有名额限制。一旦名额报满,通道就关闭了。常常是“一年不开,开一年就挤破头”。
适合人群:在深圳有很长社保记录、有房产、年龄适中但学历技能不占优的朋友。
3. 留学生入户(政策最优惠)
如果你有海外留学经历,恭喜你,这是目前最便捷、福利最好的通道之一。
要求:取得中国教育部认可的学士及以上学位,并在海外学习满一定时间。
优势:年龄限制相对宽松(学士45周岁,硕士50周岁,博士55周岁),审核速度快,且享受和国内高层次人才同等的补贴和待遇。
4. 投资纳税入户(企业主/高收入人群)
这条路比较小众,主要面向在深圳有重大投资或连续多年高额纳税的企业法人、股东或个人。
要求:最近连续3个纳税年度内,累计纳税额达到一定标准(具体数额以最新政策为准)。
一下:
应届生/年轻高学历人群:毫不犹豫,走学历引进入户。
技术蓝领/有专业技能证书的人:对标目录,走技能引进入户。
“老深圳”但条件一般:关注每年政策,准备积分入户。
海归精英:留学生入户是你的专属VIP通道。
第三部分:实操手册——手把手带你走完流程
确定了路径,我们就来一步一步拆解操作流程。这里以最常见的“学历人才引进入户”为例。
Step 1:自我评估与材料准备(最重要的一步)
确认资格:再次确认你的年龄、学历、社保状态是否符合要求。可以去“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的人才引进系统做个测评。
准备核心材料清单:
身份证(正反面);
户口本(首页和本人页);
* 毕业证书 + 学信网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这个一定要在线申请,有效期要长一些);
* 深圳社保参保记录(可以在“深圳社保”官网或公众号打印)。
注意:所有证件都需要扫描成清晰的PDF或JPG文件备用。切忌材料造假! 一旦被发现,列入黑名单,永久无缘深户。
Step 2:线上申报(全程网办)
平台:登录“广东政务服务网”(深圳市),找到“人才引进”模块,或者直接关注“深圳人社”公众号,在掌上办事大厅里操作。
流程:
1. 注册并实名认证账号。
2. 填写个人信息、学历信息、工作信息,系统会进行校验。
3. 上传你准备好的所有材料扫描件。
4. 选择“入户”方式,是落户到自己房产(前提是你有房产),还是落在单位集体户,或者派出所人才专户(代管户)。对于大多数没房产的朋友,选择人才专户最方便。
5. 提交申请,等待审核。
Step 3:等待审核与体检
审核:提交后,人社局会对你的材料进行审核。一般快则几天,慢则一两周。期间要留意系统状态或短信通知。如果材料有问题,会提示你补充。
体检:审核通过后,系统会告诉你去指定的医院做入户体检。这是硬性规定,必须完成。记得空腹去,带好身份证和照片。
Step 4:获取《入户指标卡号》
体检结果上传并确认无误后,人社局会下发一个盖有公章的《入户指标卡号》电子文件。这个卡号,就是你户口迁移的“通关文牒”,一定要保存好。
Step 5:办理户口迁移
这一步分“广东省内”和“广东省外”,差别很大。
广东省内(最简单):现在实行“一站式”迁移。你拿到指标卡号后,直接去深圳你落户所属的派出所,提供材料,派出所会通过系统直接调取你的户籍信息,你无需再回老家。
广东省外(稍麻烦):
1. 拿着指标卡号和你的身份证、户口本,回你老家的户籍派出所。
2. 申请开具《户口准迁证》。
3. 拿着《准迁证》,再到老家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证》,同时收掉你的老家户口本。
4. 带着这两张“证”,来深圳办理落户。
Step 6:在深圳办理落户
地点:你预约的派出所。
材料:指标卡号、身份证、户口迁移证(省外需要)、照片回执。
流程:
1. 办理落户手续,派出所会给你一张《户口准予迁入证明》。
2. 现场直接办理新的深圳户口本(集体户的话是户口页)。
3. 同时办理新的深圳居民身份证。可以选择邮寄到家,也可以选择到派出所自取。
至此,恭喜你,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你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新深圳人”!
最后的避坑指南与心里话
1. 社保是生命线:千万不要在办理期间断缴社保,否则前功尽弃。
2. 信息要即时更新:入户政策每年都可能微调,务必以“深圳人社”官网和公众号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不要看两年前的老攻略。
3. 谨慎选择中介:整个流程清晰透明,完全可以自己搞定。所谓的“内部渠道”、“加速办理”都是骗人的。他们无非是利用信息差,帮你填表、传资料而已。与其花几千上万元,不如自己花半天时间研究。
4. 心态放平,耐心等待:整个流程走下来,顺利的话一两个月,遇到特殊情况也可能更久。保持耐心,随时关注进度就好。
入户深圳,拿到的不仅仅是一张纸或一个本子。它是在这座快速奔跑的城市里,一份看得见、摸得着的底气和安全感。它意味着你的孩子可以享受更公平的教育,你的家人可以获得更好的医疗,你自己在拼搏的路上,有了一个坚实的后盾。
深圳的魅力,在于它永远给有准备、肯奋斗的人敞开大门。希望这篇超长攻略,能帮你顺利推开这扇门。
祝你好运,未来的深圳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