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华新区2019年公办学校小一初一学位申请温馨提示
龙华新区秋季公办学校小一和初一学位申请温馨提示
尊敬的家长:
龙华新区小一和初一新生网上正式报名将于3月31日启动,为了让您孩子的学位申请更顺利,特提醒您注意以下几点:
一、招生对象
小一:年满六周岁(即2009年8月31日及此日前出生,不含香港、澳门和外国籍适龄儿童)、具有深圳市户籍或符合深圳市政府“1+5”文件规定入学条件的非深圳户籍、其法定监护人在龙华新区内有合法住房的儿童;享受市、区政府相关优惠政策人员子女。
初一:目前在深圳就读小学六年级,具有深圳市户籍或符合深圳市政府“1+5”文件规定入学条件的非深圳户籍(不含香港、澳门和外国籍适龄儿童)、其法定监护人在龙华新区内有合法住房的儿童;在外地就读小学六年级的深圳户籍儿童;享受市、区政府相关优惠政策人员子女。
特别提醒:已取得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的学生,不得留级重读(已取得小学一年级及以上学籍的学生不得申请小一学位;已取得初一年级及以上学籍的学生不得申请初一学位)。
二、招生计划
新区秋季公办小一计划招生7400人,公办初一计划招生4350人,按照“先类别后积分”排位,录满为止;民办小一计划招生10026人,民办初一计划招生4454人。新区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公办学位缺口依然较大,预计,小一公办学位缺口约7723个,初一公办学位缺口约1123个,民治片区和龙华片区的学位尤其紧张。各家长根据小孩户籍类别和积分预判入学情况,提前做好选择就读学校的准备。
各公民办学校招生计划详见附件1、2、3。
三、入学资料
(一)深圳户籍儿童
1.《龙华新区秋季小一(初一)学位申请表》(网上填写后打印,一式两份)。
2.儿童及父母户口本,儿童出生证。
3.住房证明材料,即儿童父母在学校招生地段内的《房产证》,或《购房合同书》(含首期房款收据),或《房屋租赁凭证》(在龙华新区居住地街道办事处房屋租赁管理所办理,租赁合同备案日期必须是8月31日前且在有效期内),或其他类合法住房(包括军产房、自建房、集资房、祖辈房、集体宿舍和公共租赁房等)证明材料。
4.独生子女证(非必备件,有则加分)。
以上资料均需验原件,收复印件。
(二)非深户儿童
1.《龙华新区秋季小一(初一)学位申请表》(网上填写后打印,一式两份)。
2.儿童及父母户口本 1 2 3
固镇龙华私立学校怎么报名
固镇龙华私立学校怎么报名
流程一:了解招生学校。想要报名上私立学校,需要了解招生学校有哪些,找到自己意向学校,然后了解学校的招生简章。包括招生年级、招生条件、报名时间、报名方式等等。
流程二:准备入学材料。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学校,然后按照当地的政策要求以及学校的招生要求准备入学材料。
流程三:预约报名。想要报名的家长,可以直接联系我们,预约报名。报名入口:私立学校预约看校。
流程四:参加入学考试。学生需要参加学校的入学考试,考试有笔试和面试,笔试主要是考核孩子的专业知识基础,面试主要是考核孩子的综合素质能力。
流程五:录取报到。入学考试通过,学生获得学校发布的录取通知书,然后按照规定到校办理入学手续,正式入学。
2022年龙华区小学学位申请政策包括什么
法律分析:小学一年级的招生对象为符合《义务教育法》规定“年满六周岁”(2014年8月31日及此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初中一年级招生对象为就读小学六年级学生,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1.深圳市户籍儿童、少年;2.享受市政府相关优惠政策人员子女;3.父母双方或一方具有深圳户籍的非深户籍儿童、少年;4.父母双方或一方持有具有使用功能的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且在深圳居住满1年、连续参加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满1年的非深户籍儿童、少年。深圳中小学学位申请流程1.准备申请材料。4月下旬开始,全市启动义务教育招生宣传工作。适龄儿童、少年家长要阅读教育行政部门印发的招生宣传资料,通过网络查询,或者向居住地附近学校咨询等途径了解招生政策,核对孩子是否符合在深就读条件。如果符合就读条件,则需了解自己的居住地属于哪所学校的招生片区,申请学位需要准备哪些材料。2.网上报名。5月上旬,适龄儿童、少年家长登录相应的区教育行政部门招生网站,填写小一或初一学位申请表。3.核验材料。5月下旬到6月下旬,各区政府部门联网核验学位申请资料。如果发现就读证明材料不齐全,不真实等情况,将不受理学位申请。4.学位安排。6月下旬,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积分情况,为符合就读条件的儿童、少年统筹安排学位。5.领取入学通知及报到注册。7月上旬,学校公布新生名单,并发放《入学通知书》。新生按《入学通知书》的要求按时报到注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十一条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一年级入学申请可以打印吗
深圳入学申请表打印:
一、南山区
《南山区小学/初中一年级学位申请表》,在学位申请系统报名后自己打印。
二、罗湖区
无需家长打印纸质学位申请表,在罗湖区报名系统填报后提交就行。
三、福田区
无需家长打印纸质学位申请表,在福田区报名系统填报后提交就行。
四、盐田区
《盐田区小一/初一学位申请表》,在学位申请系统网上填写后自己打印,一式两份。
五、龙岗区
不需要家长自己打印。
网上预报名填报的《龙岗区小学/初中一年级学位申请表》由学校统一打印。
六、宝安区
需家长自己打印。
登录招生网站——点击“小一报名/初一报名”——阅读填写说明后按照要求逐项填写资料——点击“保存”后打印报名表。
七、龙华区
1、申请学位住房材料使用商品房房产证(或不动产权证)、安居型住房或房屋租赁凭证(信息)的家长
无需打印,在龙华区报名系统填报后提交就行。
2、申请学位住房材料使用其他类住房(祖屋、军产房、集资房、自建房、集体宿舍等)的家长
在龙华区报名系统填报后,自行打印学位申请表。
八、坪山区
在坪山区学位申请系统网上填写后自己打印学位申请表,一式两份。
九、光明区
需家长自己打印。
登录光明区招生网站——点击“小一/初一学位申请”——填写申请资料信息——报名成功后打印学位申请表。
十、大鹏新区
不需要家长自己打印。
网上预报名填报的《大鹏新区小学/初中一年级学位申请表》由学校统一打印。
龙华区2022年学位申请政策
二、申请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学位须具备什么条件?提供哪些证件?
(一)小学一年级招生对象
我区小学一年级的招生对象为符合教育法律规定“年满六周岁”(2016年8月31日及此日前出生),并在龙华区居住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
1.深圳市户籍适龄儿童;
2.享受市、区政府相关优惠政策人员子女;
3.父母双方或一方具有深圳户籍的非深户籍适龄儿童;
4.父母双方或一方持有具有使用功能的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在龙华居住满1年、连续参加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满1年的非深户籍适龄儿童(计算至2022年3月31日)。
(二)初中一年级招生对象
我区初中一年级的招生对象为目前就读小学六年级,并在龙华区居住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深圳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
2.享受市、区政府相关优惠政策人员子女;
3.父母双方或一方具有深圳户籍的非深户籍适龄儿童、少年;
4.父母双方或一方持有具有使用功能的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在龙华居住满1年、连续参加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满1年的非深户籍适龄儿童、少年(计算至2022年3月31日)。
(三)已取得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的学生,不得重复申请学位
已取得小学一年级及以上全国学籍的学生不得重复申请小一学位;已取得初中一年级及以上全国学籍的学生不得重复申请初中一年级学位。如果家长隐瞒事实重新申请学位并被学校录取的,经核实后取消其学校学位,由此产生的后果家长自行负责。
(四)深圳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
1.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法定监护人)三方户口本。
2.儿童出生证。
3.住房材料: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法定监护人)一方的学区内商品房房产证或不动产权证(产权份额≥51%)、原著居民住房、安居型住房、房屋租赁凭证(信息)、其他类住房(含自建房、军产房、集资房、小产权房、网格居住信息登记(父母一方)、集体宿舍等)证明材料之一。(以上住房房屋用途必须是住宅)
4.非深圳就读六年级毕业生,需提供原外地就读学校加盖公章的《学生学籍信息卡》或《小学毕业生登记表》或《学生手册》。
(五)台湾籍的适龄儿童、少年
1.适龄儿童、少年及其父母一方提供由深圳公安部门签发的具有使用功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居民居住证》或五年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2.住房材料: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法定监护人)一方的学区内商品房房产证或不动产权证(产权份额≥51%)、安居型住房、房屋租赁凭证(信息)、其他类住房(含自建房、军产房、集资房、小产权房、网格居住信息登记(父母一方)、集体宿舍等)证明材料之一。(以上住房房屋用途必须是住宅)。
(六)非深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
1.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法定监护人)三方户口本及父母至少一方持具有使用功能的《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
2.儿童出生证。
3.住房材料: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法定监护人)一方的学区内商品房房产证或不动产权证(产权份额≥51%)、安居型住房、房屋租赁凭证(信息)、其他类住房(含自建房、军产房、集资房、小产权房、网格居住信息登记(父母一方)、集体宿舍等)证明材料之一。(以上住房房屋用途必须是住宅)
4.社保证明: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法定监护人)一方持有本市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社会保障卡和深圳市社会保险参保证明。
5.非深圳就读六年级毕业生,需提供原外地就读学校加盖公章的《学生学籍信息卡》或《小学毕业生登记表》或《学生手册》。
(七)港澳籍的适龄儿童、少年
申请在我市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港澳籍学生,参照我市非深户籍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相关规定,须提交以下材料:
1.儿童出生证明、香港(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回乡证)。
2.父母双方或者一方为深圳户籍:父母户口本、身份证(或其他身份证明材料);父母双方均为非深户籍:则需提供父母一方由深圳公安部门签发的具有使用功能的《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港澳居民居住证》、父母身份证(或其他身份证明材料)。
3.住房材料: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法定监护人)一方的学区内商品房房产证或不动产权证(产权份额≥51%)、安居型住房、房屋租赁凭证(信息)、其他类住房(含自建房、军产房、集资房、小产权房、网格居住信息登记(父母一方)、集体宿舍等)证明材料之一。(以上住房房屋用途必须是住宅)。
4.社保证明: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法定监护人)一方持有本市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社会保障卡和深圳市社会保险参保证明。
5.由深圳市公证部门出具的父母与子女间的亲属关系公证书。
6.非深圳就读六年级毕业生,需提供原外地就读学校加盖公章的《学生学籍信息卡》或《小学毕业生登记表》或《学生手册》。
(八)外籍的适龄儿童、少年
有意愿到我区就读的外籍适龄儿童、少年,可到我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深圳曼彻斯通城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咨询电话:4008670177)申请学位。
三、学位申请的时间及程序怎么安排?家长该如何报名?
(一)网上报名
(小一/初一:5月30日10:00-6月7日23:00)
按照每所学校公布的招生范围及接受申请学位类型,选择相应的学校,按要求如实填写各项信息并将证件(原件)材料扫描上传至报名系统。学区划分详见《龙华区2022年秋季公办学校招生范围、接受申请学位类型、咨询电话一览表(不含大学区)》。
家长登录“龙华区教育局”()—“家长服务通道”—“龙华区小一公办报名/龙华区初一公办报名”,按指引进入网上预报名系统进行报名。
温馨提示:
1.在该时间段内报名的先后不作为学位安排的排序依据,请家长错开报名时间,以免造成网络堵塞,影响顺利报名。
2.网上填报的所有信息,都将分别送至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审核。请家长确保所录入(选择)的信息准确无误。
3.小一/初一:6月7日23:00为网上预报名结束时间,请家长务必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预报名,逾期未报名的不予补报。
(二)学校初审(小一/初一:6月8日-6月20日)
1.申请学位不需要到学校现场初审材料,只需网上报名时把申请学位所需证件(原件)材料扫描,按要求上传至报名系统,学校将在网上对材料进行初审。
2.未按时向学校递交或上传初审材料视自动放弃学位申请。
温馨提示:
学校初审时间的先后不作为学位安排的依据,请家长务必在规定时间内递交或上传资料,未按规定时间提交或上传材料的视为放弃学位申请。申请人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全部责任,提供虚假材料的,一经查实将取消其公办学校学位资格并记录在案,在学制内不能申请公办学校转学插班。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三)就读与免费资格审核、复核
(小一/初一:6月21日-7月15日)
新生就读与免费资格应用“市政府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平台”数据资源库对入学申请资料进行数据比对和审核。
新生就读与免费资格后台比对和审核后,由申请学校对各部门审核结果及核定分数进行复核(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如果出现因录入信息错漏等原因导致审验结果不合格,家长须按所报学校要求进行信息复核,修改后的信息将再次送相关部门核验,材料复核期间,家长可自行登录“网上预报名系统”查询最终复核结果。复核结束后,家长相关修改信息及审核结果不予采纳。
(四)录取工作
(小一/初一:7月16日-7月20日)
教育部门统筹做好就读与免费资格审核合格适龄儿童、少年的录取工作。
(五)公布新生名单
(小一/初一:7月21日)
家长到申请就读学校或登陆报名系统,查询录取情况。
(六)新生注册
(小一/初一:7月22日-23日)
各学校(小一/初一:7月22日-23日)接受新生注册。家长按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注册,不按时到校注册的儿童、少年,将取消其该校学位。
小一注册所需资料:
学生身份证或户口本、《儿童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证明》(家长持儿童接种证到就近社康中心开具查验证明,深圳本地接种的儿童也可登录市、区疾控中心网站直接打印)。
初一注册所需资料:
学生身份证或户口本。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