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力偿还债务被拘留15天后
不合法。一般情况下欠款不一定坐牢的。如果坐牢一定是涉嫌犯罪,一般涉嫌诈骗罪或者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有可能坐牢。如果当事人只是单纯的欠款,并不会坐牢,只要还清欠款即可。
一、信用卡欠款三万会不会坐牢
信用卡欠款三万是否会坐牢要分情况看待:
1、如果行为人是恶意透支,数额较大的,则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要坐牢;
2、但如果主观上不是恶意,则只是一般的借款民事纠纷,不会坐牢。
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二、信用卡欠8万半年了,银行催收要坐牢吗
信用卡欠8万半年了,银行催收是否要坐牢取决于:
1、如果经催收后能积极偿还欠款的,一般是不会被银行起诉的,不会坐牢;
2、但是如果经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欠款的,则可能会被认定为恶意透支,涉嫌信用卡诈骗罪,是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很可能要坐牢。而如果是确实暂时没有能力偿还的,可以与银行协商分期还款或者延期还款,避免承担刑事责任。
三、欠款50万需要坐几年牢
欠款50万不会坐牢。因为一般来说,欠款的行为并不属于刑事案件,所以并不会涉嫌到坐牢的问题。但如果债权人向法院起诉债务人还款,但是债务人有能力却拒不偿还,就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可以处拘役、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或者罚金。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要件:
1、行为主体必须是应当执行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的人(不包括这些人的亲属,但亲属可构成共犯)。此外,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单位为了本单位的利益实施本罪行为的,以本罪论处;
2、行为表现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本罪的判决、裁定既包括刑事判决与裁定,也包括民事行政方面的判决与裁定。但是,人民法院的调解书不属于判决、裁定。拒不执行,是指不履行判决、裁定规定的义务,不实现判决、裁定所要求的内容。因不具备执行判决、裁定能力而没有执行的,不成立本罪;
3、行为人在判决、裁定生效之前实施隐藏、转移财产等行为的,不应以本罪论处。其次,行为人在行立案之后实施隐藏、转移财产等行为的,应以本罪论处;
4、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
无力偿还债务新政策
如果您欠款无力偿还了,不要担心,国家针对个人的欠钱无力偿还的最新规定中有不良贷批量转让有了最新的通知,接下来释放的信号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有多么的重要:
疫情三年,全国负债人达到7.8亿,相当一部分人的信用卡,信用贷,网贷都逾期了,大家诚惶诚恐,都在负重前行。2.折处理100%债务如何理解呢?其实就是个人债务集中处理,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米行把债务打包卖给小崔公司吧,所以呢,现在出台的新政策就是跳过小崔公司,直接对接到个人,只需要支付欠款的25%,那就可以一次性清零,那就是负债100万只需要还25万就可以了,欠款10万只需要还2.5万就可以结清上岸查询征信记录是显示清零,所以2.5折是可以助力更多的死而不信的负债人一次机会成功上岸。
2021年1月7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银保监便函[2021]26号)简称《试点通知》。正式批准试点单位开展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
试点银行包括六家国有大型银行(具体见附表1)和十二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收购机构包括五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符合条件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地方AM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意思是说,a你在试点银行的欠款可以做2.5折核销。b如果想要成为不良资产处理执行办事处,必须首先得到五大AMC的认可)
试点的个人不良贷款类型包括已经纳入不良分类的个人消费信用贷款、信用卡透支、个人经营信用贷款(注意: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消费抵(质)押贷款、个人经营性抵押贷款并不在试点范围)(意思是说,2.5折核销的是泡沫型负债)
《试点通知》指出,资产管理公司对批量收购的个人贷款,只能采取自行清收、重组等手段自行处置,严禁委托有暴力催收涉黑犯罪等违法行为记录的机构开展清收工作。(意思是说:身家不清白,做不了2.5折核销的执行办事处)
资产管理公司在个人贷款收购后不得再次对外转让。相较于对公贷款转让,禁止收购机构将个人贷款再次对外转让是一个非常大的差异,这将极大限制清收的途径。(意思是说: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的个人贷款债务,如果收不回来钱,这个债就只能烂在自己手里)
《试点通知》提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批量受让个人不良贷款不受地域限制”,这也是不良资产管理行业一大突破。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参与个贷不良批量转让业务的一级市场,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意思是说:虽然办事处设在深圳,但是全国接单的,不受地域限制)
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银登中心”)(意思是说:银登中心发布的信息,大家是可以相信的)
2022-07-20《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财金〔2022〕87号)要加大不良资产核销力度,用足用好现有核销政策。(意思是说:2.5折核销是符合国情、利国利民,可以解决当前困境的英明举措,要大力推广
2022-12-29《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便函〔2022〕1191号)在原试点机构范围基础上,本次将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以及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纳入试点机构范围;将注册地位于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河南、广东、甘肃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银行机构纳入试点机构范围。(意思是说:现在农村银行也能做了,以前只能做城市银行。但是每一项举措从发布到落实,基本上要一个季度。所以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2021-03-01《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其后的一年内:共审查个人破产申请1031件,74宗案件进入破产申请审查程序,启动破产程序25宗,审结个人破产案件19宗。个人破产的审核条件极为苛刻,耗时、耗力、耗神,不能大面积推广,无法解决中国债务问题。(通过两个政策的并行和比较,最后表明,2.5折处理更加适应中国国情,现正处于大面积推广中)
总之,银行不良资产上升必然带来不良资产处置的问题,而个人不良资产处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到中国8亿负债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的好坏,我们也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债务人一定都能顺利上岸,老百姓一定越来越好,我们一定国富民强!
欠款不还拘留15天怎么算时间
法律解析:
欠钱不还的最长应当拘留15天,没有规定次数限制。欠钱不还可能遭遇罚息和违约金,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逾期90天仍不归还的,银行可以向法院起诉持卡人;透支超过5万元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逾期90天仍不归还的可以到公安局报案恶意透支,行为人将依法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诉讼参与人和其他人应当遵守法庭规则。人民法院对违反法庭规则的人,可以予以训诫,责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罚款、拘留。人民法院对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予以罚款、拘留。
债务人被拘留的原因
搞清楚一点,欠债不还经法院审理对欠债人只有两种情况。一,有能力但拒不偿还。有能力指欠债人个人名下有财产有固定收入的。二,欠债人名下无固定收入及财产确实无法偿还的。
第一种,债权人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执行前会将欠债人拉进老赖黑名单,欠债人仍然不还的,法院强制执行查封本人名下所有财产,除了儿女不要,其它都要。执行中如欠债人阻碍执行将视情节少则被刑拘,多则被判刑。
第二种,欠债人经法院查实确无财产收入可执行,法院会让债权务双方协商达成一个双方均可接受的协议,通俗叫自行协商,让后停止或暂停执行,等欠债人有经济来源收入后又再启动执行。最严重的就是查扣你所有银行开户卡,连黑名单老赖的头衔都不会给你戴,通俗的说,就是你先养活自己有钱又再处理。
你说的无力,如果是第二种,那么恭喜你,你该干嘛干嘛,只是别让法院和你的债主在高消费场所经常见你。如果是第一种,那还是差不多主动与债权人协商还上吧,要不然钱一分不少还还要被拘上黑名。
题主这个问题涉及民事纠纷强制执行阶段司法拘留的问题。
民事纠纷判决生效后,法院强制执行期间,法院拘留被执行人要有一定的条件。总结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在执行过程中,诉讼参与人有下列行为的,法院可以对其进行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2、对司法工作人员、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3、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4、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同时,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裁定主要指:1、判决、裁定生效后非法转移财产的,比如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交易财产、放弃到期债权、无偿为他人提供担保等,致使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
2、隐藏、转移、毁损或者未经人民法院允许处分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的;
3、违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令进行消费的;
4、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
根据你的描述,你朋友是不会被拘留的。你朋友虽然欠债,但是,目前你朋友经济困难,其妻子压力很大做了傻事,这种情况致使你朋友家庭雪上加霜,因此,你朋友目前是根本没有能力履行债务的。你朋友向法院说明情况,积极配合法院的工作的话,法院查明情况后,肯定是不会拘留你朋友的。
总之,强制执行期间法院拘留债务人,要满足法定条件的。你朋友目前的状况,法院是不会拘留你朋友的。
关注孙律师,你身边的律师朋友。
拘留的是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的老赖,如果确实没有履行能力,态度积极,如实申报财产,法院不会拘留的。
债务人可能被采取拘留措施的情形拘留是强制措施中较为严厉的一种,拘留主要针对的是妨害司法工作的行为。若债务人不存在“有能力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中确定的还款义务而拒不履行”,“以暴力、威胁等方式干扰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隐匿、转移、低价出售可供执行的财产”等行为,一般不会被拘留。(详询《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
从以往的司法经验来看,那些被采取拘留措施的债务人,一般存在有固定收入却拒绝清偿债务;或是非法转移自己名下的财产、阻碍执行目标的实现;或者在人民法院的执行人员强制执行其财产时,以暴力、威胁的方式妨害执行工作的开展等行为。
朋友欠债五万元,若是没有上述行为,一般不会被拘留。民间借贷本身就是民事纠纷,只有当债务人出现威胁司法权威之行为时,才可能被追究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
债务人是否具有偿还能力的认定“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喝了百草枯,花了八万才抢救过来”,这些可以是判断债务人是否具有偿还能力的一部分因素。与此同时,人民法院会查证被执行人名下是否具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人民法院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调查被执行人是否具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一是通过网络查控系统进行联网核查;二是要求被执行人提供财产状况的证明材料。
若债务人确实暂时没有偿还能力,人民法院可能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直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出现,再启动执行程序。在此期间,债务人可以与债权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约定分期清偿债务。债务人的生活困难,并不能使这笔债务自然消失。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五款之规定,只有当债务人生活困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时,才会被认定为永久地丧失了偿还能力,不必再履行还款义务。
综上所述,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只有出现了妨害司法的行为时才可能被拘留;债务人是否具有偿还能力,需要根据法院的查控结果和债务人提供的财产证明材料进行综合判断;债务人生活困难,并不能成为免除其还款义务的理由,只要具有劳动能力,债务人依然需要清偿债务。像题主朋友这样的情况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会拘留债务人,但是债务人依然需要清偿债务。
仅供参考,欢迎➕关注评论,每天与您一起讨论热点问题。
图源网络,侵删。
如果你的描述是准确的,债务人家庭确实经济困难,那么法院是不会拘留他的,会给他一定的宽限期。
法院对被执行人的拘留,是针对那些有能力执行而逃避和拒绝执行的人,对家庭确实存在困难,一时无力偿还债务的人,通常不会一刀切的立即采取拘留措施。
但是,作为债务人,欠钱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没能力还钱,态度得有。要及时跟对方和法官沟通,如实说清收入和支出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表达歉意,取得谅解,在法官主持下与对方制定详细可行的还款方案,并且努力的赚钱履行,不能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无赖嘴脸,如果那样,那么拘留就是早晚的事了。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是不会被拘留的,只有有能力偿还而拒不偿还才会被采取拘留或者限制高消费等措施你朋友欠了你5万元,无力偿还,妻子患有精神病,确实比较困难,相信作为朋友也绝对不是故意不还你,确确实实是遇见了困难,如果你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你朋友还款,你朋友现在的确也没有办法还款,如果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也不会有任何结果,法院也不会拘留你朋友,如果把你朋友拘留了,拿谁来照顾他患病的妻子。这种情况法院是绝对不可能对负债人采取拘留或限高等措施的。
如果你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你将会失去你这个朋友,肯定会发生很多矛盾,既然你朋友现在困难,就让他好好照顾好自己的妻子,对你朋友多一点关心,给他一丝温暖,让他妻子快点好起来,然后去挣钱,还清你的欠款,对你、对你朋友都是双赢。
希望你们友谊长存,朋友在困难的时候多一丝理解与帮助。
我浏览了前面几个答题的人的回复,他们大都是说无力偿还了,就不会被拘留。只有有力而拒执才会被拘留。
甚至还有人说假如你没钱,债权人只好和你妥协,在法官支持下,签个和解协议,连个黑名单都不会上,意思是没被起诉一样,干干净净。
想说的是对于法律的理解,你的理解和实际法院法官的操作,相差甚远。
债务问题是民事问题。债务是债权人的权利。法官都只能尊重债权人的某些权利主张。如果债权人同意免除你的全部或者部分债务,法官不但不反对,心里高兴的乐开了花,他最好你全部免除,然后把案子结了。
如果你有能力偿还而又被债权人证明了你的偿还能力,那等待你的不仅仅是拘留,现在可是有拒治罪的法条的,可以判你入狱蹲大牢。
如果你实在没有能力偿还,而债权人不信,或者债权人心里愤怒的,他有权利申请拘留你。一年两次,一次半个月。
债权人一般在逾期后的一年二年内,催收的力度非常强,如果时间长了,实在拿不到,他的怒气就会减弱,越来越弱。
懂得了这些,你就知道怎么去和债权人沟通。
最要紧的是努力赚钱,才能解除警报。
债权人起诉得到生效判决后,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如果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会涉及拘留。
看情况,如果是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态度恶劣等等综合情形,很可能适用拒不履行判决罪拘留
拘留你怕么?都还不起钱害怕里面待15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