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深户容易转回去吗
入深户后户口是可以转回原籍的。以下是一些相关的信息:
1. 迁移条件:只要符合迁移条件,户口是可以迁回老家的。例如,夫妻还有一方在农村,小孩未成年前,还可以投靠父母任何一方;夫妻可以互相投靠入户;离婚,可以迁回娘家。
2. 政策性迁户:符合国家、广东省、深圳市规定的军转干部及其随迁随调家属、军休及复员干部和退役士兵、驻深部队随军家属,可以申请入户。
3. 户籍迁入若干规定: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中提到,符合条件之一的人员,在年度计划安排额度内,经审批可办理政策性迁户,包括父母一方为深圳市户籍的,其未成年子女可以申请投靠入户;夫妻一方为深圳市户籍的,其配偶可以申请投靠入户等。
4. 户籍迁移所需材料:包括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等。如果是工作迁移,新公司需要出具工作证明或新的劳动合同。如果是结婚迁移,需要携带结婚证和房产证。
5. 户籍迁移步骤:包括携带上述材料到目的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准迁证,去目的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确认户籍转移,拿着迁入变更单到管辖区的社区居委会登记等步骤。
入深户后,只要符合相关的迁移条件和政策规定,是可以办理户口转回原籍的。具体操作时,需要个人情况准备相应的材料,并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办理。
女生入深户的利弊
女生入深户的利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利:
1. 就业机会增多: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拥有众多企业和金融机构,为女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2. 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深圳的教育资源相对丰富,拥有多所高水平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女生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教育环境。
3. 先进的医疗条件:深圳的医疗设施和技术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女生可以获得更加先进、便捷的医疗服务。
4. 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深圳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城市,女生可以体验到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5. 社保福利:深圳户口缴纳一档社保,住院报销比例高,最高可报销90%。
6. 孩子教育:父母双方只要有一位是深圳户口,小孩可随迁落户,申请公办学校,免去私立学校高昂学费。
7. 创业支持:深圳创业氛围浓厚,创办公司更方便;不仅有创业补贴,还可获得最高30万贴息贷款。
8. 出境方便:深圳户口往返香港、澳门更方便,更容易搞定出国签证。
弊:
1. 生活成本高企:深圳的房价和生活成本相对较高,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女生来说,可能会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
2. 竞争压力大:深圳是一个人才聚集的地方,竞争异常激烈,女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3. 户籍政策限制:虽然深圳的户籍政策在逐步放宽,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限制,女生在办理深户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政策上的障碍。
4. 社交圈子变化:迁入深圳后,女生可能需要重新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这对于一些重视人际关系的人来说,可能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5. 属于集体户户口:集体户口是把户口挂靠到集体,户籍卡可以当户口本使用,但个别情况下可能需要借集体户口首页复印件。
6. 子女教育问题:深圳学校积分入学时,有房产的孩子入学更有优势;集体户口家庭的孩子教育资源整体弱于有房产的家庭。
7. 没有农村户口:深圳没有农村户口,原户籍地有拆迁和分红的需要慎重考虑。
女生入深户既有利也有弊,需要个人的职业规划、生活需求和家庭情况来综合考虑。
深圳配偶入户最新政策
2024年深圳配偶入户政策有以下几个重要变化:
1. 夫妻随迁入户条件调整:夫妻一方已经是深圳户籍,另一方想要随迁入户的,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被投靠人(即配偶)的户口需为深圳市常住户口,且登记时间及夫妻结婚登记时间均需满2年。
- 申请人(即非深户配偶)不得是党政机关(部、委、办、局)的在编人员。
- 申请人需要无参加国家禁止的组织或活动的记录。
- 如果有未成年子女(包括养子女、继子女),并且申请人有法定抚养责任或得到有抚养权一方的同意,子女可以一并申请随迁。
- 特定条件下的成年子女也可以随迁,包括满18周岁不满20周岁,在高中(含中职、中技)或全日制大学在校就读,且户口未迁至院校学生集体户的成年子女;一级或二级病残且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的未婚未育成年子女。
2. 政策调整:有报道提到,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曾发布关于户籍迁入若干规定的调整,其中包括夫妻投靠的结婚时间及一方入深户时间拟调整为5年,但具体是否已经实施,需要进一步确认。
3. 未成年子女随迁:入户申请人的未成年子女允许申请同步随迁入户。如果申请人有法定抚养责任的未成年子女,可以一并申请随迁。
4. 材料要求:申请人需要提供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等材料。若结婚证是在国外登记的,还需提供我国驻该国使(领)馆或相关政府联络部门的认证。
5. 办理流程:目前深圳的夫妻投靠随迁入户还不能全程网上办理,需要到公安户政窗口办理。申请人可以先通过网上申报,然后如果有负面行为或违法行为记录,会被相应减分。
以上是2024年深圳配偶入户的最新政策,建议在申请前通过官方渠道如深圳市公安局门户网站或拨打咨询电话进行最新信息的确认。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