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落户政策 正文

海口市落户政策(海口市落户政策2020新细则及办理流程)

admin 落户政策 2023-01-22 221 0

说起海口市落户政策,大部分人都知道,也许有人问海口市落户政策2020新细则及办理流程,下面就和小编来看看海口市落户政策,希望能够帮助你们!

海口落户最新政策2022

以海口为例,人才引进落户要求如下

1.全日制大专(不含脱产)40岁以下

2.全日制本科(含脱产)40岁以下

3.技师,中级或以上职称40岁以下

一、关于海南省政府《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中的落户问题

符合条件的人才和需提交相关的材料

高校毕业生在海口市就业落户

自2003年起非应届高校毕业生,

提交材料:劳动(聘用)合同.《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2014年以后(含2014年)毕业且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

提交材料: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

1.受理部门、地址、受理业务及结算地址

受理部门及地址:省人力资源开发局二楼服务大厅

受理业务:办理人才安置、人事代理、高级人才认定、办理“天涯人才卡”、申请人才租赁补贴、申请营业执照、办理子女入学等30余件

结算地址:单位在海南实施的,可以将其户口所在地改为该单位的户口所在地。

如果单位没有集体账户,可以将账户存入辖区内的派出所或社区集体账户。

海南落户政策

1,目前买房是无法落户的。

2,海南有点潮湿,但是不像外面说的那么悬,这边10月份就基本进入台风多发期的雨季了,一直到次年的3月底,空气湿度都是有点大的,到了4月份气温回暖,潮湿现象多少会改善,就地理位置而言,南面比北面干爽,比如三亚和海口。就地势而言,高的地方要比低的地方干爽,比如中部的五指山地区,海口的话,国兴大道,大英山片区属于海拔30米,海口市的最高点。至于你要买房的话,必须提示的是,房子最好不要挨着海边,必须强调坐北朝南,空气南北对流,这样房子就会干爽的多。

3,就居住而言,湿润的环境更有利于皮肤干燥的人养老,生活,居住,潮湿一些的气候,对呼吸系统是有利的,只要勤快点,相信家里也不会发生严重的发霉。大学落户海南1、如果单位给你落户的话,你只需要拿着地址为海口那个单位的报到证到学校办理户口迁移,以及将档案迁往单位。如果单位不给你落户口或不管档案的话,你只有两条路,一是将档案和户口进行托管,但要交年费。另一条路是先将报到证指向生源地,将户口或档案落回家,然后再拿就业协议改派

2、档案和户口可进行分开托管,即单独托管档案或户口,也可一起托管

3、报到证和户口的关系是,户口跟着报到证走,报到证地址是哪,户口就跟着到哪

4、至于档案,如果单位不管档案,但给落户口的话,你只需要用人单位出据一个不能管理档案的证明,将证明拿给学校学生处或就业处,学校可以单独将你的档案邮寄回你的生源地,报到证和户口的地址都指向单位

海口普通落户条件2021新规

海口人才落户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才,年龄在55周岁以下的,可选择在海口申请落户:

(一)按本省有关规定认定的高层次人才;

(二)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才;

(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才;

(四)上年度工资性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且年缴纳个人所得税达到5万元以上的来本省就业人才。上述标准随本省人均工资水平变化适时调整;

(五)拥有能够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升级的重大科研成果,在本省所聘用企业以技术入股,入股估值不低于150万元、占股不低于注册资本10%的创新人才;

(六)在本省领办、创办企业,其产品符合本省12个重点产业支持方向,并为所在企业的主要创办人,且个人实际出资不少于150万元(不含技术入股)的创业人才;

(七)教育部“985工程”“211工程”高校本科应届毕业生。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才,年龄在40周岁以下,且在本省领办、创办企业或与本省各类用人单位签订3年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可选择在工作地或实际居住地申请落户:

(一)近3年内获得各类省级以上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创新创业奖项的人才,获得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个人项目奖项(不含荣誉奖)及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个人一等奖以上的人才;

(二)具有全日制普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及以上技术职称、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人才。

(三)离校三年内的全日制本科学历及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在我省先落户后就业(三沙市除外),相应享受引进人才落户待遇。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才,可在本市县工作地或实际居住地申请落户:

(一)在引进市县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对当地产业发展起到一定引领作用的创新创业人才;

(二)在引进市县同一用人单位工作满1年,且继续与该用人单位签订3年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符合引进市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紧缺急需、特殊才能的人才。

法律依据: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二、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

(四)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或其他建制镇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本省居民,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五)合理确定海口市、三亚市的落户条件。在海口市、三亚市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合法稳定就业且参加城镇社会保险满5年的本省居民,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六)实行省外来琼务工经商人员积分落户制度。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有序引导的原则,在来琼务工经商且已办理《居住证》或《暂住证》的省外人员中实施积分落户制度。积分指标体系由基础指标、加分指标、减分指标和一票否决指标组成。

海口户口落户条件2022

需要具备海南省户籍,且有海口住所。

2022年,海南省内户籍居民,在海口市城镇社区,含城区、建制镇的社区,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可以落户。

海口户口落户后配偶、子女、父母可随迁。海南省外户籍居民,取得海南省居住证,并参加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可在海口市城镇社区落户。

海南户口落户政策2022最新

2022年,海南引进人才的政策是:全面的放宽高校毕业生的落户限制,允许已经离校三年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的高校毕业生先优先落户再进行就业,还可以享受引进人才的安置待遇。如果申请人在上一年度工资性收入在三十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的年度在五万元以上的,可以选择到本省内的任何一个镇申请落户。海南2022年人才引进政策是年龄低于55周岁,属于按海南省认定的高层次人才或者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才或者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才或者教育部“985工程”“211工程”高校本科应届毕业生可任意选择海南的城镇申请落户。引进人才落户,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可随迁。2022年,海南引进人才的政策是:全面的放宽高校毕业生的落户限制,允许已经离校三年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的高校毕业生先优先落户再进行就业,还可以享受引进人才的安置待遇。如果申请人在上一年度工资性收入在三十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的年度在五万元以上的,可以选择到本省内的任何一个镇申请落户。

拓展资料:省外户籍居民,取得海南居住证并参加海南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不含临时养老保险缴费账户)和海南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的,可在海口市城镇社区落户,配偶、子女(未成年子女或成年在校生子女)、父母(男性超过60周岁、女性超过55周岁或者已离、退休的干部、工人)可随迁。

法律依据:《海南落户政策2021新规及相关细则》

第二条全日制本科学历落户落户条件:年龄55周岁(含)以下,取得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且与我省用人单位签订三年劳动合同申报材料:居民户口本、居民身份证、学历证明、学信网认证报告、劳动合同、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盖公章)、一张一寸彩色白底免冠照

海南户口迁入条件最新政策

海南户籍的迁入条件是:1、积分落户规定:在来琼务工经商且已办理《居住证》或者《暂住证》的省外人员中实施积分落户制度。凡是省外来琼务工经商人员现在海口工作、居住、生活,积分达到80分落户分值者,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可到辖区派出所申请登记海口常住户口。2、购房落户:目前海南省有两种购房落户政策。像海口这样的热门城市,海南户籍的家庭可以直接购房落户;虽然不限购,但是对非海南户籍实施积分落户政策,满80分才可以落户海南,购房加20分。而在海南三亚,原则上对已拥有1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含新建品住房和二手房);而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家庭,依照海南落户政策上规定暂停在本市主城区向其售房。无法提供在三亚纳税1年以上(含1年)或缴纳社会保险证明的非三亚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三亚主城区购房,能提供证明的也只能购房一套住房。与海口市不同,三亚虽然也能购房落户,但需要一次性付清购房款,分期购房的人只有在付清贷款之后才能享受落户政策。至于公积金贷款购房,非海南户籍不可使用公积金贷款;海南户籍可以政策使用公积金贷款购房落户,在外省工作的海南户籍职工也可使用公积金贷款购房,准入条件是就业地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出具的缴存证明(连续6个月以上)、未使用或已结清工作所在住房公积金贷款证明、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向海南省购房所在地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申请贷款,贷款审批条件和海南省缴存职工相同。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关于海口市落户政策和海口市落户政策2020新细则及办理流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